国际贸易统计数据库报告国从205个扩充到250个,并可以在数据中心-国际贸易统计数据库、可视化实验室-探索全球贸易、供应链流向地图、产品空间中进行查询。部分国家可查询时间更新、数据颗粒度更加细化。具体可见数据字典。数据中心数据库数量与数据字典一并扩充为三种,分别为:国际贸易统计数据库(字典)、国家原始数据数据库(字典)、标准化省州数据库(字典)。
现可在全部功能模块中通过手动输入关键字的方式查询报告国/伙伴国/商品编码。其中商品编码可通过输入HS编码解释关键字/HS编码所包含数字两种方法查询
现可在可视化实验室、数据中心、供应链流向地图中通过点击HS编码右侧小标志通过关键词或HS编码前几位搜索各国HS末位编码及解释、并直接提交查询。配图以数据中心为例。
现可在可视化实验室的折线图页面中点击折线图左下角“查看全部”小标志来筛选图中折线的显示。可筛选内容即为图中折线本身,点击/查询对应的名称即可实时展现/去掉对应的线。此过程无需重建可视化。
当选择非年度时间序列时,时间范围选择可以自由选择查询半年度、季度、月度范围。
指多个年份的相同特定所选月份查询。例如下图所示:所选分析时间范围为2021、2022、2023年的1、3、5月份数据之和。
指多个年份与最新一年的特定所选月份累计数据。例如下图所示:所选分析时间范围为2021、2022年全年数据,与2023年2、4、6月份的累计数据。“累计”含义与上一条跨年月度累计所述完全相同。
除美元之外,新增了人民币、欧元、英镑、日元、瑞士法郎、印度卢比作为币种可供切换,切换币种后显示的金额为基于随时间变化的汇率换算的金额值,换算时遵循两种汇率计算标准: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基于中国外管局数据,美元兑其它币种基于美联储数据。
增加进出口额指数,即进口额与出口额之和。
由于数量单位并非指数本身(而是作为可选显示字段),故移动至下方可选字段栏中。
“全球250个单一报告国进出口总额最新年度/月度”、“全球进出口总额年度/月度序列”共四项预制查询可直接点击查看,便于快速了解货物贸易统计数据宏观概况。
国家原始数据数据库包含来自全球各数据源的国际货物贸易统计原始数据,共241个数据源。部分国家包含不同统计口径(例如:德国、德国欧盟统计)。该数据库拥有货物贸易数据的全部细节,因此可以查询更多的指数。但由于未经镜像与统一整合,各数据源的时间覆盖度、时间颗粒度、指数不尽相同,因此不便进行多国之间的大规模同时期横向对比。
国家原始数据数据库包含有更加丰富的指数类别。与新版国际贸易统计数据库相比,新增了多个不同指数查询和可选数据字段。
在部分数据源的分析中会出现两个数量和“可选字段”中的两个数量单位,一一对应。这是源于部分国家在进行国际货物贸易统计时会对每一种商品采用两种数量单位进行统计,例如石油原油在某些国家可用数量单位1:“桶”和数量单位2:“升”进行统计。
在部分数据源的分析中还会出现重量(kg)指数。
再出口是指编制进出口统计的国家将外国商品输入本国后未经加工而再向国外输出。其由两部分组成,即从本国自由贸易区或海关保税仓库再出口和本国化商品再出口。对于提供该项数据的国家,金额、数量、重量等均可查询。
部分数据源包含了该国的本国货币作为指数。某些单一数据源在时间序列中可能存在多个原始币种。例如某国在2010-2015年期间使用比索,在2016-2024年期间使用第纳尔。该指数本身不带有币种显示,需配合可选字段中的“原始货币单位”使用。
在部分数据源的分析中,包含有可选字段贸易方式类别和贸易方式。由于各国统计贸易方式时过于细化、复杂,我司专家团队对此进行了指定分类并制成了“贸易方式类别”字段,并对每大类下属多种贸易方式采用英文与翻译的方式展现形成“贸易方式”字段。运输方式则是部分国家与地区在部分时间段内所统计的运输方式,例如公路、空运、邮政等。
进口、出口、再出口等指数的数量单位(1/2)、原始货币单位、贸易方式、贸易方式类别、运输方式等可作为可选字段在此处单独添加。
标准化省州数据库提供了共18个国家与地区精确到具体地区、省州、关区的贸易数据。数量、重量(kg)、运输方式、贸易方式等指数与可选字段方面与国家原始数据数据库的功能同步一致,因此该数据库重点在于分析范围中的不同。
分析的地区/省州/关区
可选择报告国的地区/省州/关区作为数据查询的报告地。不同国家统计方式不尽相同。例如:中国以省级行政区为划分(例如安徽省、北京市、西藏自治区等),英国以城市和机场、港口为划分(例如贝尔法斯特、贝尔法斯特机场、伦敦港口等),美国以州级行政区为划分(例如阿拉斯加州、华盛顿州等)。注意,当以省州划分时,显示数据为“注册地在该省州的企业进出口数据的汇总”或“原产地为该省州的进出口数据汇总”。而以港口机场等划分时则显示数据为“该关区报关数据的汇总”。
历史数据下载库提供了部分重点国家与地区早于2010年的统计数据包下载,但并不包含在线分析功能。时间纵向最早可追溯至2000年,横向可分解到月份。左侧唯一窗口为国家与地区查询,右侧上方为该国数据样本简单示例,下方为说明文档与数据包下载链接。
《全球潜力市场》主要服务于以下三种场景:
1.政府部门在为国家或地区的出口战略以及贸易政策导向确定产品和市场的侧重方向和优先次序时,可利用《全球潜力市场》全面梳理有关本国出口潜力的信息;改变传统样本分析及重复调研的工作方法,从以主观判断为主的分析手段转变为从全局视角以大数据手段来进行全样本分析和研判。
2.贸促机构可利用《全球潜力市场》为企业提供详细指导,帮助其了解尚未开发的出口机会。
3.出口企业可利用《全球潜力市场》为其出口产品确定有吸引力的目标市场。
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
童年、驰宇、王笑非
2024年1月16日
DRAFT-20240116
引言: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把握外贸发展方向、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瞄准潜在国际市场已成为各国政府、贸促机构、出口企业所面临的紧迫问题。瀚闻资讯利用国际贸易引力模型的理论思想,结合其所拥有的全球贸易统计数据库和各国官方机构发布的宏观经济相关统计数据,构建了强大的交互式市场分析工具——《全球潜力市场》。
《全球潜力市场》主要服务于以下三种场景:
1.政府部门在为国家或地区的出口战略以及贸易政策导向确定产品和市场的侧重方向和优先次序时,可利用《全球潜力市场》全面梳理有关本国出口潜力的信息;改变传统样本分析及重复调研的工作方法,从以主观判断为主的分析手段转变为从全局视角以大数据手段来进行全样本分析和研判。
2.贸促机构可利用《全球潜力市场》为企业提供详细指导,帮助其了解尚未开发的出口机会。
3.出口企业可利用《全球潜力市场》为其出口产品确定有吸引力的目标市场。
传统的贸易引力模型应用工具主要是以运算并展示出口国家的出口产品在全球或各目标市场方向的出口潜力排名或预期金额为目的。而对于用户来说,在当前高度数字化和信息透明化的国际贸易市场环境当中,这些笼统的排名结果和估算金额已经逐渐失去了实际的参考价值。《全球潜力市场》将结论层的结果排名重要性弱化,将其所采用的引力模型各项评估参数和各种贸易便利化参数向用户进行开放性展示,并且将主要分析方法,权重规划和排名功能细化到各项参数当中,为用户提供完全个性化的引力模型分析。
同时,为获取全面而及时的国际贸易潜力动态,《全球潜力市场》抛弃了传统的以历史面板数据作为主要数据集的运算方法,将运算数据扩展至全球205个国家和经济体,全球自2007年至今所有参与国际贸易的商品门类。本文将从国际贸易引力模型的普遍应用出发,逐步介绍《全球潜力市场》所采用的评估参数及运算方法。
1. 引力模型:
贸易引力模型起源于在Issac Newton所提出的经典力学理论下的物理学引力模型,其公式如下:
G是等于6.67×10-11的引力常数,M1、M2分别是两个天体的质量,d是两个天体间的质心距离。在此理论框架中,宇宙中任意两个物质粒子都会通过引力互相吸引,这种引力与两个粒子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粒子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而由此物理学理论引出的“贸易引力模型”在经济学中是一种理论方法,可以根据两国的经济规模和两国之间的距离这两个要素来解释和预测两国间贸易流量。贸易引力模型的原理是,正如两个物质粒子之间的吸引力与其质量和相互间的距离分别成正、反比一样,两个国家之间的的贸易流量也与双方的经济规模和相互间的距离分别成正、反比。
作为一种借用物理学基础定理来模拟国家间的贸易关联程度的理论方法,构建贸易引力模型的理论前提可以理解为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牛顿的经典物理学相提并论;在物理学中,某一独立粒子的动作拥有无尽且不可预测的可能性,但是由一组粒子所组成的宏观系统的活动却能够以数学中的概率来模拟;同样,用数学方法来描述单个人的行动并预测其行为逻辑是极为困难的,但是用数学中的概率研究来模拟一群人的行为却是有可能实现的Carrothers (1955: 99);这一逻辑思维被Comte(1854)、Isard(1954)和Carrothers(1955)等率先在社会科学领域应用物理学的先驱们普遍利用;同时,在引力社会物理结构领域对贸易引力模型的奠基做出重要贡献的经济学家Walter Isard认为这一思维方式是在社会科学中发展物理学推理的一种必要前提,没有这个前提,社会学或经济学中的物理结构模拟就会因缺乏逻辑一致性而毫无意义Isard(1954)。基于这一理论(前提),贸易引力模型将国家间的贸易行为归结为国家中每一个参与国际贸易的企业所做出的贡献的集合,通过对经典物理学定律在普遍经济层面上的(从国家到地区或公司)的隐喻,自然而然地拥有了解释并预测国家之间的贸易的可能。
荷兰经济学家Jan Tinbergen被学界普遍认为是物理学理论在国际贸易领域应用的先驱和贸易引力模型基本理论的提出者,他将加入了经济学元素调整的物理学引力公式作为对两国双边贸易流量进行计量经济学估算的简单基础并总结出了国际贸易引力模型的基本形式,即贸易引力模型(Tinbergen, J. 1962.)。Jan Tinbergen的学生Linnemann (1966) 根据他的主旨思想确定的贸易引力模型的基本运算公式如下:
在此公式中,T是Trade的缩写,i和j可以代表任意两个国家,Tij表示i国和j国的贸易流,K是常量,Yi和Yj分别代表i国和j国的经济规模。当引力模型应用于国际贸易时,必须首先考虑经济层面;作为用于衡量国家的经济规模的标准参数,GDP(国民生产总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并可代表经济繁荣度与居民可支配收入等正向经济参数。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贸易引力模型中的经济规模Yi和Yj用两国GDP来衡量。D是Distance的缩写,Dij代表i国和j国的距离。根据公式可以推算,Yi和Yj作为分子,数值越大,Tij即双边贸易流量越大;反之,当分母距离提升,贸易流量会下降。在贸易引力模型中经济规模通常被视为内向力,与贸易流量呈正相关关系,而距离则被视为外向力,与贸易流量呈负相关关系(Luigi Capoani, 2023)。经济规模和贸易流量的正相关关系可以被解释为,经济规模大,也意味着市场规模大,对国外商品的供应能力与需求体量也随之上升。
与GDP的普遍应用不同,对于Dij的解读在贸易引力模型理论中长期具有较大争议。Walter Isard在他的区位理论与贸易理论短期分析研究中提出:距离变量对社会世界的作用方式与对自然世界的作用方式大致相同Isard(1954: 308)。但在国际贸易实绩中,贸易流量不会只受地理距离的影响,因此贸易引力模型中的距离Dij作为影响贸易流量的直接因素之一,不能只由地理概念上的距离决定。早期研究中对距离参数的调整主要集中于评估距离对国际贸易中的运输成本的影响;例如,Hummels(1999)提出了以货物运输的实际距离代替国家间的直线距离,而 Limão和Venables(2001)则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基础设施质量对运输成本的影响。Mayer和Zignago(2005 年)创建了根据居住在每个城市的国家人口比例对国家间各城市之间的距离进行加权,用计算得到的抽象中心代替具体城市位置的方法。但随着相关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对Dij在运输相关层面的调整逐渐演变为对两国间经济、文化、社会、技术、语言等关联关系的考量,并以此来构成距离在引力模型中更为全面且贴合实际的负相关作用(Torre and Wallet,2014)。Pankaj Ghemawat发表的CAGE模型将距离的构成总结为文化(Cultural)、 政策(Administrative)、地理(Geographic)、经济(Economic)这四种维度并通过将各维度拟合为评估公式来达成对贸易潜力的评估和预测(Pankaj Ghemawat, 2001)。而国际流行的贸易引力模型训练集——CEPII数据库则是将Dij的构成指标划分为了包括地理距离、语言、人口、宗教、法律制度、殖民地关系、文化联系等在内的70余种国家间关联关系。总结来说,距离Dij作为贸易引力模型中唯一的负作用力,代表了两国间在文化、行政、地理、经济等维度上的关联维度集合。这些关联维度的作用可能体现在对两国自上至下的经贸负面影响(经贸关系中来自地理、空间、文化、贸易政策、优惠、关税壁垒等因素的影响);并且对于国际贸易流量的实际影响元素-----出口企业来说,这些关联维度从不同角度衡量某一个市场是否具备作为出口目的国/地的基本条件,对其出口的难易程度及成本等问题。
2. 方法论:
2.1. 平均可行贸易额与贸易增长潜力:
在实践应用领域中,由于引力模型提供了足够的自由度(Dij的构成、研究双边的选择、可涵盖多种市场形式)并可用于评估各种贸易政策的影响,因此在估算国家间的交换流量方面具有很强的预测能力,被广泛应用于针对国家间双边贸易贸易增长潜力评估的实证研究中(Head and Mayer, 2014)。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出的一种理论是,贸易引力模型的拟合值可以代表在一个国家间贸易网络中,国家对之间的平均可行贸易额,即潜在贸易额。这允许了潜在贸易增长可以用预期平均贸易额与国家对之间实际贸易额之间的差额或比率来估算(Dadakas et al., 2020; Armstrong, 2007)。美国商务部外贸管理司的市场多元化工具(Market Diversification Tool)即是使用此逻辑构建,市场多元化工具评估参数“进口份额差距”是指美国在某一市场的进口份额是过高还是过低,它是美国产品在该国和较大地区(通常是同一地理区域的一组类似国家)的进口份额之差,如果美国在该地区的进口份额大于在该国进口份额,则存在进口份额差距(https://www.export.gov/Market-Diversifiiation)。这一种方法可以被理解为通过限制分析的地理区域范围将美国与一地区内所有国家的距离Dij假定为恒定值并采用此贸易引力模型变体进行估算。国际贸易中心(International Trade Center, ITC)的出口潜力地图(Export Potential Map,EPM)估算出口潜力的方法同样受此理论启发,利用了随机前沿引力模型(SFGM)中的最大可能贸易额思想,将在一个没有任何贸易摩擦的理想世界里,两国间可能实现的最大潜在出口值与实际出口值假设为相等,并通过加入包括GDP与多种贸易关联影响参数调整,计算最大潜在出口值与实际出口值之间存在的实际差异。
利用国家对之间的平均可行贸易额的估算思想,我们在《全球潜力市场》的参数设置中引出引力模型下的贸易增长潜力算法:
国家i与国家j之间的潜在贸易额以Gap(Tij)表示,等于国家i的占国家j的平均可行贸易份额Gravity减去国家i占国家j的实际贸易份额(或作国家j的进口总额)。在具体产品层面上,国家i对国家j针对特定产品的潜在出口额Gap(Vij)等于国家i出口特定产品的占国家j的平均可行贸易份额减去国家i出口特定产品占国家j的实际贸易份额。在此基础上,由两国间经贸关系影响因素——距离Dij对公式的前半段进行调整,使其纳入现实中的影响因素以促成更贴近于现实情况的平均可行贸易额估算。如果GAP <0,则i国某产品在j国市场的贸易量大于我们根据i国在的世界市场份额中计算的平均可行贸易额所预期的水平,这可能是因为两国地理位置相近,并已经建立了良好的供需关系。如果GAP>0,则i国某产品在j国市场的贸易量低于我们根据i国在的世界市场份额中计算的平均可行贸易额所预期的水平。GAP数值越高,i国某产品在j国市场进行贸易的潜力就越大,反之亦然。在运算国家i的占国家j的平均可行贸易份额时,《全球潜力市场》采用了其系统内的205个报告国为平均可行贸易额运算的范围。
在对影响因素Dij构成的选择上,《全球潜力市场》采用以关税,价格,距离为主,通关便利化、营商环境、文化区别等为辅的构成参数。但为保证运算结果的不易发散性,《全球潜力市场》以比较关税优势CTAij、比较价格优势CPAij、比较距离优势CDAij三项参数加入运算,以此构成基于引力模型的贸易增长潜力参数。
如果将分析时间段内的国家i对国家j出口某产品的总额Vij作为基值,贸易增长潜力GAP是以比例形式度量的基值的增长潜力,可以由此估算国家i对国家j出口某产品的潜力金额。
但需要注意的是,此处所运算的贸易增长潜力是基于国际贸易网络的静态系统运算,并未考虑到任何贸易额本身的动态增长因素,所以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国际贸易市场分布体系在静态情况下重新分配的模拟。为解决这一评估缺陷,《全球潜力市场》在静态系统中的贸易增长潜力参数的基础上纳入了对Vij未来增长的评估,对贸易增长潜力参数形成修正,使其在对贸易潜力动态变化的考量上更贴近实际。
Vij自身的增长Growth(Vij)定义为选定产品国家i对国家j出口额在分析年份向前5年的时期内的两个年增长率的平均值:整个五年期的复合年增长率(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 CAGR),以及最后一年与五年平均值之间的部分复合年增长率(LYG)。使用这两个增长率的平均值,允许我们能够以平滑的均衡增长态势权衡最近几年的贸易情况,并着重加强了5年序列中的末年变化趋势对整体的影响。加入国家i与国家j之间实际贸易增长影响的贸易增长潜力参数以及国家i对国家j出口某产品的潜力增长金额最终取值为:
由于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贸易增长潜力在运算金额时结果过于偏向于理想化,不宜作为最终参考使用,贸易增长潜力及金额参数在《全球潜力市场》中与其余参数并列,主要做国家间横向比较评估使用。
2.2. 供需匹配度:
根据贸易引力模型的基本原理,两国的供应能力和需求体量是否匹配事关两国在经贸联系方面是否会互相吸引的基本判断。贸易增长潜力参数没有考虑到出口国的供应能力和市场国的需求体量的动态变化趋势是否符合支撑双边贸易增长的条件,并且两国的宏观供需能力变化是否会对双方在某一特定产品层面上的供需能力产生足够的影响。为形成对这一影响因素的有效衡量,我们采用了供需匹配度参数在此方面对贸易增长潜力参数进行补充。《全球潜力市场》在对供需匹配度的运算中,使用GDP做为供应和需求能力的衡量参数,并对出口国i与市场国j做分别计算。
i国供应能力的增长定义为国家i的GDP在分析年份向前5年的时期内的的两个年增长率的平均值:整个五年期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以及最后一年与五年平均值之间的部分复合年增长率(LYG)。j国需求体量的增长采用相同方法计算。
外贸依存度是由美国经济学家W.A.Brown在《对1914-1943年间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再解释》一书中首次提出的,他称之为“相互依存度(interdependence)”。外贸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对外贸易总额占国内(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它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与国际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的宏观指标之一。这里采用经过调整的外贸依存度算法衡量出口国的供应能力和市场国的需求体量的变化对某产品的外贸供需影响。将外贸总额替换为i国出口特定产品的出口额Vi以及j国进口此产品的进口额Vj,影响参数RELEVANCE计算在分析年份向前5年的时期内,i国与j国出口或进口特定产品总额V与其国家GDP五年占比的平均值,并通过与分析年份当年占比取平均以使结果更偏向于最新情况。
最终,将两国总体供应或需求能力增长参数与特定产品RELEVANCE参数相乘得到衡量特定产品下供应评估参数SUPPLY与需求评估参数DEMAND。供需匹配度参数SD的最终取值为国家i供应能力SUPPLY与国家j需求体量DEMAND的重合部分(较小值)。SD参数越大,则两国之间针对某产品的供需能力越匹配,这也意味着在面临未来的潜力增长时,两国之间更不易出现供应不足或需求不足的情况。《全球潜力市场》所使用GDP数据来自联合国统计司-全球各国国内生产总值数据(https://data.un.org/),全球各国进出口商品产品总额数据来自瀚闻资讯-全球贸易统计数据库(www.sinoimex.com)。
2.3. 距离:
《全球潜力市场》距离参数评估其所包含的205个国家彼此之间的距离。这里的距离参数的主要作用是衡量各国之间在以海运和陆运方式为主的国际贸易物流中实际所承受的运输成本,这一种距离可能是抽象的,故此其计算规则并不与真实距离完全一致。
距离计算规则:
1.每个国家到邻国的距离强制为固定最小值。
2.所有存在海运或易于通海的运河港口的国家间的距离采用结合经纬度及地球弧长运算的各自国家主要港口间平均距离。如两国隶属于统一二级地区,如中国日本同属于-亚洲-东亚,则计算各自前5大货运港口间距离然后取均值,不满5个则取所有已有的港口并取均值。由于现代发达的陆上运输系统,在某些特殊地区采用了结合经纬度及地球弧长计算的一国到另一国家所属二级地区的主要港口距离;如中国-拉丁美洲,只计算了中国吞吐量前5港口到拉丁美洲前5大港口距离,因此计算中从中国出口阿根廷距离与中国出口巴西距离相同。
3.两国均为隶属于同一大洲的内陆国时计算国家间距离使用结合经纬度及地球弧长计算的两国首都间距离。
4.针对某些由于其中一国为内陆国家或无有效航路而导致不能直接进行海运运输的国家对,则采用陆运或混合陆海运距离运算。
《全球潜力市场》全球货运港口地理位置及吞吐能力数据采自人道主义数据交换机制-世界港口指数(World Port Index - Humanitarian Data Exihange (humdata.org) )。
2.4. 比较距离优势:
在大航海时代的鼎盛时期,由于缺乏有效的保鲜技术和高速运输技术,生鲜肉类或鱼类在欧洲的销售距离通常不超过原产地周边的30英里范围;但是同时期的美洲殖民地却可以用帆船将木桶装咸猪肉(重盐腌制的)从北美洲出口到欧洲大陆。
比较距离优势是针对距离参数的修正。《全球潜力市场》的距离参数被用作运输成本的衡量。然而,虽然不同产品的运输成本各不相同,但双边距离是不变的,因此在对各产品的运输成本进行区分时并不实用。例如,易腐产品对距离很敏感,因此通常从邻国进口,而不易腐产品的距离则不那么重要。
利用此原理,比较距离优势参数通过对距离参数的运算,评估两国间某产品贸易在运输距离方面是否具备优势,从而映射出其对潜力市场评估的影响。这是一项双向比较优势计算。
出口国i出口产品p到市场国j的比较距离优势EDIST:
出口国i到目标市场j的距离与出口国出口产品的平均距离越接近(绝对差值越小),产品出口到该市场的距离优势EDIST就越大。为使得运算结果能够反应两国间的实际运力情况,此处采用最新完整年份出口国i出口到各市场的出口额占比(出口国i出口产品p的总额V内占比)对平均距离加权。
市场国j进口产品自出口国i进口产品v的比较距离优势IDIST:
市场国j到出口国i的距离与市场国进口产品的平均距离越接近(绝对差值越小),自出口国i进口产品的距离优势ISDIST就越大。为使得运算结果能够反应两国间的实际运力情况,此处采用最新完整年份市场国j进口自各市场的进口额占比(进口国j进口产品p的总额V内占比)对平均距离加权。
此处设置相邻国家间的比较距离优势为最大,即EDIST = 1或IDIST=1。
最后对EDIST及IDIST进行比较,取较小值作为出口国i对市场国j出口产品V的比较距离优势CDAij(Comparative Distance Advantage)。
除了对具体产品的运输距离评估外,比较距离优势中蕴含的信息也有助于确定出口到特定市场的最佳产品。
2.5. 最高平均关税:
最高平均关税是衡量某产品出口至潜力市场所需付出的关税成本的指标。《全球潜力市场》的产品颗粒度为HS4位。平均关税计算方法为某HS4产品项下的HS末位码产品的关税平均额。最高平均关税指标是指将标准税率及各项优惠税率一同纳入运算以获得最为贴近实际情况的关税衡量指标。
我们在《全球潜力市场》中所使用的全球关税数据来自世贸组织全球关税数据库(http://tariffdata.wto.org/)。全球各国关税变化莫测,实时更新的关税变化不方便用于计算,为保证数据一致性,《全球潜力市场》所使用的世贸组织全球关税数据更新至最新数据完整年份。
2.6. 比较关税优势:
比较关税优势是基于最高平均关税参数的运算。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方向评价对于出口国出口某产品,潜力市场国的关税优势。供给侧的比较关税优势ET计算公式为:
分母是市场国j对从出口国i进口特定产品所征收的关税,分子是出口国i出口特定产品至全球各国所需要被征收的平均关税。如果ET大于1,意味着i国出口特定产品到j国具有关税优势。比较关税优势越大则对i出口特定产品到j的出口潜力影响就越大。
需求侧比较关税优势IT的分母是市场国j对从出口国i进口特定产品所征收的关税,分子是市场j对来自全球各国进口特定产品所征收的平均关税。如果IT大于1,意味着j国自i国进口特定产品具有关税优惠。比较关税优势越大则对j自i国进口特定产品的进口潜力影响就越大。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同时考虑需求与供应两侧存在的比较关税优势,供给侧优势和需求侧优势的重合部分是有效部分,因此比较关税优势CTAij(Comparative Tariff Advantage)的最终取值为ET、IT中较小者:
比较关税优势的分析是一个基于理想的封闭系统的运算。在不考虑产品质量、需求与供应体量与地区性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理想系统中,关税较低的商品在出口时拥有更低的出口成本下限(出口成本此处表示销售、推广、物流、关税成本等出口贸易过程中一系列沉没成本),从而允许更低的销售价格并产生更多的出口;而需求侧也会更倾向于在进口流程中成本更低,从而拥有更低的价格下限的商品,从而允许更多的进口。但是在比较关税优势的分析中,理想系统不可能存在,关税通过影响价格来影响国际贸易,比较关税优势对进出口潜力的实际影响效果,需要加入对价格进行评估的参数对其进行调整。
2.7. 比较价格优势:
比较价格优势参数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方向评估商品价格对特定产品进出口潜力的影响,同时以供应商及采购商替代弹性系数的方式对比较关税优势做出补充。供给侧的比较价格优势为:
供给侧比较价格优势的分母是出口国i对市场国j出口特定产品的历史价格与出口国i对全球各国出口特定产品的历史平均价格的和,分子是出口国i出口特定产品至市场国j的历史价格。右侧的分式结果越接近1,意味着i国出口特定产品到j国越具有价格优势,对i出口特定产品到j的出口潜力影响就越大。
需求侧比较价格优势的分母是市场国j自出口国i进口特定产品的历史价格与市场国j自全球各国进口特定产品的历史平均价格的和,分子是市场国j自全球各国进口特定产品的平均价格。右侧的分式结果越接近1,意味着j国自i国进口特定产品越具有价格优势,对j国自i国进口特定产品的进口潜力影响就越大。
供给侧优势和需求侧优势的重合部分是实际应用中的有效部分,比较价格优势CPAij(Comparative Price Advantage)的最终取值为较小值:
比较价格优势的作用是通过特定商品价格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实际价格优势的把握对比较关税优势进行调整,以使对市场潜力的评估更贴近实际情况。这一调整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在价格变动条件下,供应商及采购商的替代弹性系数。
《全球潜力市场》所采用全球各国进出口商品价格数据来自瀚闻资讯-全球贸易统计数据库(www.sinoimex.com),全球进出口商品价格数据覆盖205个国家或经济体。由于在国际贸易统计当中,各国统计口径存在区别,同一类商品或同一种商品可能存在多种数量/重量统计单位,例如千克(kg)、个数(No)、升(L)等,同时由于无法获知商品本身规格和密度,无法对各单位进行有效换算,所以《全球潜力市场》所使用价格参数在运算时并未考虑单位区别,采用简单的总金额除以累计数量(不分单位)进行统计整理时,不可避免存在误差。
3. 其它评估参数:
3.1. 合同履约成本:
合同履约成本用以衡量在潜力市场当地法院系统中解决商业纠纷的难易程度,通过计算包括法院费用、律师费用以及买卖双方之间的假设性标准案件的执行费用在内的执行合同的成本占索赔价值的百分比来估计解决与某潜力市场当地企业发生纠纷所需要付出的成本。此数据以百分比计数。
《全球潜力市场》所使用衡量指标依据来自于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统计”(The World Bank Doing Business Statistiis)。
3.2. 通关合规成本:
通关合规成本衡量进口一批货物到一个潜力市场的物流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边境合规成本和文件合规成本的总和。
边境合规成本是遵守海关法规、所需检查和在边境处理货物的成本,以美元计数。
文件合规成本是指获得、准备、处理和提交该市场所需的所有进口文件的成本,以美元计数。这包括由货运代理准备的所有文件,如原产地证书或报关单。
通关合规成本不计算关税或其他税收和运输成本。
《全球潜力市场》所使用衡量指标的依据来自于世界银行的“商业成本:跨境贸易的统计数据”(World Bank cost of Doing Business: Trading Across Borders Statistics)。
3.3. 法治环境:
法治环境是衡量潜力市场法治健全性及遵守程度的指标,通过搜集当地群众对该国(地)的法律法规的信心和遵守程度的看法,计算当地发生暴力犯罪和商业犯罪的可能性。这个指标可能对出口知识密集型产品的企业有特别指导意义。
该指标的取值范围为-2.5到2.5,得分越高表明法治越好。
《全球潜力市场》所使用衡量指标的依据来自于世界银行的“全球治理指标”(World Bank Worldwide Governanie Indiiators)。
3.4. 国际物流绩效:
国际物流绩效采用了世界银行:“国际物流绩效指数”。此指数是对来自160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贸易经营者的调查,调查了他们对其经营的每个国家或地区以及与之进行贸易的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的物流友好度提供反馈。此调查包含以下6个部分:
海关:该国的海关系统效率如何
基础设施:用于贸易和运输的基础设施的质量如何
国际货运:能否轻松安排具有价格竞争力的货物运输
物流能力:物流服务的质量如何,包括卡车运输、货运代理和海关代理
追踪与跟踪:在该国境内追踪货物的能力如何
时效性:货物是否在预期时间内到达目的地
这六个因素的得分被汇编成一个总分,取值范围从1到5,分数越高越好。
3.5. FTA协定:
判定潜力市场是否与出口国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 FTA),出口国的部分产品在与出口国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享有优惠税率和其他诸多优惠政策。此指标定义与出口国有FTA协定的国家为1,没有的国家为0。
《全球潜力市场》所使用衡量指标的依据来自于世贸组织-地区贸易协定数据库(WTO |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 :https://rtais.wto.org/UI/PubliiMaintainRTAHome.aspx)。
参考文献:
[1] Carrothers GAP (1955) An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gravity and potential concepts of human interaction. https://doi.org/10.1080/01944365608979229org/10.1080/01944365608979229
[2] Comte A (1854) System of positive polity, or treatise on sociology. Instituting the Religion of Humanity. Burt Franklin, New York
[3] Isard W (1954) Location theory and trade theory: short-run analysis. https:// doi.org/10.2307/1884452
[4] Linnemann H (1966) An econometric stud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Flows. North Holland Publishing Co, Amsterdam
[5] Tinbergen J (1962) Shaping the world economy; suggestions for 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 The Twentieth Century Fund
[6] Mayer T, Zignago S (2005) Market access in global and regional trade. Working Papers, CEPII research center
[7] Limão N, Venables AJ (2001) Infrastructure, geographical disadvantage, transport costs, and trade. World Bank Econ Rev 15(3)
[8] Hummels DL (1999) Toward a geography of trade costs. https://doi.org/10.2139/ssrn.160533
Torre A, Wallet F (2014)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proximity relations. Edward Elgar, Cheltenham
[9] Pankaj Ghemawat (2001) Distance Still Matter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9, no.8
[10] Capoani Luigi (2023) Review of the gravity model: origins and critical analysis of its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SN Business & Economics. 3. 10.1007/s43546-023-00461-0.
[11] Head K, Mayer T (2014) Gravity equations: workhorse, toolkit, and cookbook. https://doi.org/10.1016/B978-0-444-4314-1.00003-3
[12] Dadakas D, Ghazvini Kor S, Fargher S (2020) Examining the trade potential of the UAE using a gravity model and a Poisson pseudo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or. 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 Economic Development, 29(5)
潜力市场范围是指所分析的市场国的地理或经济体范围。例如,单选亚洲时,《全球潜力市场》系统将会只运算并展示位于亚洲的市场国。选择潜力市场范围时,“全球地区”与“经济体”互不关联,只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方式进行潜力市场范围的筛选。
已有市场指的是出口国在2022年曾向此市场国出口此产品(基值不为0)。
空白市场指的是出口国在2022年未向此市场国出口此产品(基值为0)。
HS编码即海关编码,全称为《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国际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简称协调制度(Harmonized System,缩写为HS)。HS编码由世界海关组织主持制定,于1988年1月 HS编码当前修订至2022版,本系统统计口径包含2007版、2012版、2017版和2022版HS编码。 《全球潜力市场》所覆盖HS编码产品范围是2007~2022版HS4位编码的并集。
《全球潜力市场》分析覆盖出口国与市场国各205个,涵盖全球所有主要国家或地区,其中出口国与市场国完全对称。
基值是2023年出口国向市场国出口此产品的总出口额。
评估出口国向市场国出口此产品在增长潜力。
出口国向市场国出口此产品的潜在增长空间,以美元金额计数。
出口潜力金额减去基值
出口国向市场国出口此产品在过去5年内的联合增长率。
出口国对此产品的供应能力与市场国对此产品的需求体量的匹配程度。
出口国对此产品的供应能力。
市场国对此产品的需求体量。
评估从出口国向市场国运输此产品是否有运输距离优势和现有运力。
从出口国向市场国运输此产品的普遍运输距离。
评估从出口国向市场国出口此产品是否有相较其它市场的关税优势以及市场国自出口国进口此产品是否有相较其它来源国的关税优势。
从出口国向市场国出口此产品的最高平均关税。
评估从出口国向市场国出口此产品是否有相较其它市场的商品价格优势以及市场国自出口国进口此产品是否有相较其它来源国的商品价格优势。
在2022年从出口国向市场国出口此产品的平均价格。
在市场国解决出口相关法律纠纷的成本。
在市场国通关所需的普遍美元支出。
评估市场国的法制情况,犯罪风险。
评估市场国的物流效率和成本。
出口国与市场国之间是否有FTA协定。
出口国202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市场国202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出口国202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市场国202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值。
Copyright © 2024 Dalian Infobank Co.,Ltd. 保留所有权利。
请前往PC端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