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统计数据库报告国从205个扩充到250个,并可以在数据中心-国际贸易统计数据库、可视化实验室-探索全球贸易、供应链流向地图、产品空间中进行查询。部分国家可查询时间更新、数据颗粒度更加细化。具体可见数据字典。数据中心数据库数量与数据字典一并扩充为三种,分别为:国际贸易统计数据库(字典)、国家原始数据数据库(字典)、标准化省州数据库(字典)。
现可在全部功能模块中通过手动输入关键字的方式查询报告国/伙伴国/商品编码。其中商品编码可通过输入HS编码解释关键字/HS编码所包含数字两种方法查询
现可在可视化实验室、数据中心、供应链流向地图中通过点击HS编码右侧小标志通过关键词或HS编码前几位搜索各国HS末位编码及解释、并直接提交查询。配图以数据中心为例。
现可在可视化实验室的折线图页面中点击折线图左下角“查看全部”小标志来筛选图中折线的显示。可筛选内容即为图中折线本身,点击/查询对应的名称即可实时展现/去掉对应的线。此过程无需重建可视化。
当选择非年度时间序列时,时间范围选择可以自由选择查询半年度、季度、月度范围。
指多个年份的相同特定所选月份查询。例如下图所示:所选分析时间范围为2021、2022、2023年的1、3、5月份数据之和。
指多个年份与最新一年的特定所选月份累计数据。例如下图所示:所选分析时间范围为2021、2022年全年数据,与2023年2、4、6月份的累计数据。“累计”含义与上一条跨年月度累计所述完全相同。
除美元之外,新增了人民币、欧元、英镑、日元、瑞士法郎、印度卢比作为币种可供切换,切换币种后显示的金额为基于随时间变化的汇率换算的金额值,换算时遵循两种汇率计算标准: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基于中国外管局数据,美元兑其它币种基于美联储数据。
增加进出口额指数,即进口额与出口额之和。
由于数量单位并非指数本身(而是作为可选显示字段),故移动至下方可选字段栏中。
“全球250个单一报告国进出口总额最新年度/月度”、“全球进出口总额年度/月度序列”共四项预制查询可直接点击查看,便于快速了解货物贸易统计数据宏观概况。
国家原始数据数据库包含来自全球各数据源的国际货物贸易统计原始数据,共241个数据源。部分国家包含不同统计口径(例如:德国、德国欧盟统计)。该数据库拥有货物贸易数据的全部细节,因此可以查询更多的指数。但由于未经镜像与统一整合,各数据源的时间覆盖度、时间颗粒度、指数不尽相同,因此不便进行多国之间的大规模同时期横向对比。
国家原始数据数据库包含有更加丰富的指数类别。与新版国际贸易统计数据库相比,新增了多个不同指数查询和可选数据字段。
在部分数据源的分析中会出现两个数量和“可选字段”中的两个数量单位,一一对应。这是源于部分国家在进行国际货物贸易统计时会对每一种商品采用两种数量单位进行统计,例如石油原油在某些国家可用数量单位1:“桶”和数量单位2:“升”进行统计。
在部分数据源的分析中还会出现重量(kg)指数。
再出口是指编制进出口统计的国家将外国商品输入本国后未经加工而再向国外输出。其由两部分组成,即从本国自由贸易区或海关保税仓库再出口和本国化商品再出口。对于提供该项数据的国家,金额、数量、重量等均可查询。
部分数据源包含了该国的本国货币作为指数。某些单一数据源在时间序列中可能存在多个原始币种。例如某国在2010-2015年期间使用比索,在2016-2024年期间使用第纳尔。该指数本身不带有币种显示,需配合可选字段中的“原始货币单位”使用。
在部分数据源的分析中,包含有可选字段贸易方式类别和贸易方式。由于各国统计贸易方式时过于细化、复杂,我司专家团队对此进行了指定分类并制成了“贸易方式类别”字段,并对每大类下属多种贸易方式采用英文与翻译的方式展现形成“贸易方式”字段。运输方式则是部分国家与地区在部分时间段内所统计的运输方式,例如公路、空运、邮政等。
进口、出口、再出口等指数的数量单位(1/2)、原始货币单位、贸易方式、贸易方式类别、运输方式等可作为可选字段在此处单独添加。
标准化省州数据库提供了共18个国家与地区精确到具体地区、省州、关区的贸易数据。数量、重量(kg)、运输方式、贸易方式等指数与可选字段方面与国家原始数据数据库的功能同步一致,因此该数据库重点在于分析范围中的不同。
分析的地区/省州/关区
可选择报告国的地区/省州/关区作为数据查询的报告地。不同国家统计方式不尽相同。例如:中国以省级行政区为划分(例如安徽省、北京市、西藏自治区等),英国以城市和机场、港口为划分(例如贝尔法斯特、贝尔法斯特机场、伦敦港口等),美国以州级行政区为划分(例如阿拉斯加州、华盛顿州等)。注意,当以省州划分时,显示数据为“注册地在该省州的企业进出口数据的汇总”或“原产地为该省州的进出口数据汇总”。而以港口机场等划分时则显示数据为“该关区报关数据的汇总”。
历史数据下载库提供了部分重点国家与地区早于2010年的统计数据包下载,但并不包含在线分析功能。时间纵向最早可追溯至2000年,横向可分解到月份。左侧唯一窗口为国家与地区查询,右侧上方为该国数据样本简单示例,下方为说明文档与数据包下载链接。
全球贸易总额或者某一产品的全球贸易总额的计算可以通过合计全球所有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或经济体总额或是全球所有参与某一产品国际贸易的国家或经济体总额来实现。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国官方统计机关的数据汇总速度差异,在某一时间点上,各国货物贸易统计数据的更新进度参差不齐,这使得通过简单的合计总额方法来统计的全球贸易总额可能不具备数据连贯性。具体可以理解为:假定在时间点A,可视化实验室所承载的250个报告国中有250个完成了数据更新,而在距离时间点A未来一个月的时间点B,可视化实验室所承载的250个报告国中只有150个完成了数据更新,那么当使用简单合计方法计算全球货易贸易总额时,在两个时间点上统计的总额会出现不理想的统计范围差异。这一差异会导致各种全球占比的运算结果在时间序列上与事实情况不符的波动。
可视化实验室为在规避以上问题的同时取得可靠的全球贸易总额,选取了137个更新稳定且更新进度较为一致的国家或经济体作为统计的合计范围,在一些近期时间点上采用了镜像法对其中还未更新的非主要经济体数据进行填补。以此方法所统计的全球贸易总额为总金额。经测算,此总额可准确更新至当前时间点的前两月,并可稳定合计全球贸易理论总额的97%以上,具备数据连贯性和分析有效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采用此总额做全球测算的标准总额。
“全球贸易总额或者某一产品的全球贸易总额的计算可以通过合计全球所有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或经济体总额来实现。”以此方法计算的全球贸易总额为全球总额,可视化实验室所采用全球总额是将可视化实验室所承载的250个国家或经济体总额汇总得出。在全球贸易平衡分析维度中有此全球总额的分析曲线。经测算,此总额的历史走势符合对全球贸易总额历史走势的基本判断,并以历史12年的数据比较,“全球总额”的年度出口总额均可达WTO STATS所统计的年度出口总额的99%以上,并在部分年份超过WTO STATS的统计范围。可视化实验室使用“全球总额”做为全球占比运算中的分母。
显示总额是可视化图表所展示的分析范围的总额,而应用总额是此分析维度中各占比计算时所应用的总额,应用总额的统计方法可参考“应用总额(应用于全球占比运算的全球贸易总额)”。由于报告国的统计数据范围中可能包含未申明的伙伴国或不属于正常经济体范畴的伙伴国,可视化实验室的分析中,显示总额与应用总额可能有所区别,显示总额通常等于或略差于应用总额。
HS编码即海关编码,全称为《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国际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简称协调制度(Harmonized System,缩写为HS)。HS编码由世界海关组织主持制定,于1988年1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每5年修订1次。该制度是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适用于税则、统计、生产、运输、贸易管制、检验检疫等多方面,为世界各国所通用。HS编码把全部国际贸易商品分为22类(商品大类),98章(每个大类项下涵盖几个章节)。HS编码第一、二位数码代表“章”,第三、四位数码代表“目”,第五、六位数码代表“子目”。前6位数是HS国际标准编码(各国通用HS2/4/6)。有的国家根据本国的实际,再向下细分出第七、八、九、十位编码以容纳更为细分的商品门类及规格,各国不同。
HS编码当前修订至2022版,可视化实验室统计口径包含2007版、2012版、2017版和2022版HS编码。
SITC,全称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是专用于国际贸易商品的统计和对比的标准分类方法。其制订可追溯至20世纪上半叶。
1920年国际联盟成立,开始着手制订国际贸易名词术语和商品统计目录。国际联盟于1930年代出版了《关税名词草案》,并在此草案的基础上,修订成为各成员国共同使用的《国际贸易统计商品目录简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51个国家共同创建了联合国。为对世界贸易进行统一的统计和分析,由联合国统计司对上述商品目录简编进一步修订,于1950年制订完成《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即SITC编码。SITC编码共分10个门类,50个大类,150个中类和570个细类。作为各国际机构做贸易统计报告和对世界贸易进行系统分析的共同基础。该标准于1951年由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推荐给各成员国使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自1951年颁布实施以后,进行了数次修订,除门类框架不动以外,其他类目,随着层次的增加变动也相应扩大。
以下内容摘自联合国统计司国际贸易统计处:
"用于汇编进入国际贸易的所有商品的国际贸易统计数据,并促进国际贸易统计数据的国际可比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商品分组反映了(a)生产中使用的材料,(b)加工阶段,(c)产品的市场惯例和用途,(d)商品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以及(e)技术变化"。("The 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 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HS编码与SITC编码的区别在于HS编码是世界海关组织制定并维护,用于各国海关进行进出口商品分类监管和统计的标准编码,而SITC编码是由联合国统计司制定并维护,用于基于国民经济的国际贸易统计的编码。国际贸易统计数据首先以HS编码统计,而后通过编码转换表转换为SITC编码进行统计。
联合国统计司于2006年完成对SITC编码的第四次修订,即公布了SITC Rev.4。
贸易平衡 = 出口额 - 进口额。一般来说,一国政府在对外贸易中应设法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略有结余,此举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其中贸易顺差是指某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的现象,贸易逆差是指某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的现象。同时,统计口径的差异可能对贸易平衡的计算产生不良影响。
报告国或经济体是指数据来源国,可视化实验室所容纳国家或经济体合计250个,所有数据均来自各国/经济体官方统计机构及国际组织,按月更新。
伙伴国或经济体是指国家或经济体的贸易伙伴。当选择出口方向时,伙伴国或经济体是国家或经济体的出口目的国,当选择进口方向时,伙伴国或经济体是国家或经济体的进口来源国。可视化实验室所容纳单一伙伴国/经济体合计250个(包括科索沃地区和荷属圣安地列斯群岛),包括全球所有主要国家或经济体。
在国际贸易统计当中,由于各国统计口径和商品包装规格的区别,同一类商品或同一种商品可能存在多种数量统计单位,例如千克(kg)、个数(No)、升(L)等,又由于无法获知商品本身规格和密度,无法对各单位进行有效换算,所以可视化实验室采用分单位统计数量的方法,并沿用此方法至单价的统计。
国家组是将组内国家合并后,将一组国家视为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参与统计。包含由地理区域、贸易协定、联盟国家和其他特殊组成方式划分的国家组。
排除国家组内贸是指:假设将中国、日本、韩国作为一个国家组,排除国家组内贸指的是排除中国对日本、韩国,韩国对中国、日本和日本对中国、韩国的贸易数据,将国家组视为一个完全对外的单一经济体看待,那么此时中日韩国家组的对外贸易总额就是中日韩对其他非中日韩国家或经济体的贸易总额。在研究意义方面,排除国家组内贸可以更清晰地分析国家组对外贸易伙伴或商品组成等内容,而不排除国家组内贸则可以分析国家组贸易体量,国家组内部贸易等内容,两者各有功用。
瀚闻资讯全球货物贸易统计数据库最早可追溯至1985年一月,最新可更新至当前年月份的前一月,但由于各数据源国家数据覆盖范围不一致,为尽可能保证全球贸易分析的全局性和各结构分析的国家覆盖完整性,可视化实验室选取2010年一月作为分析的时间起点,数据更新的最新月份作为分析的时间终点。
问题:在无法获取2021年津巴布韦的进出口统计数据时,该如何获知2021年津巴布韦与中国之间的进出口情况。
答案:2021年中国出口到津巴布韦各商品的总量在不考虑统计口径差异的情况下可以等同于2021年津巴布韦进口自中国各商品的总量,反之亦然。
通过上述逻辑进行计算获取的某国某时间段的数据即为镜像数据。
本可视化实验室采用了镜像法对未更新或缺失的数据进行补齐,镜像数据的具体覆盖范围可参考《数据字典》页面。
中国省份与特别行政区货物贸易统计数据只涵盖各省、地区出口至或进口自其他国家的贸易情况,不包含各省、地区与其它省、地区之间的贸易情况。中国海关总署在对中国各省货物贸易数据进行统计时采用定位各进出口商注册地的方法,例如:注册地为北京的某企业出口至美国某种商品会被记入北京出口至美国某商品的统计范围。同时,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的贸易统计数据不由中国海关总署统计,而由各地区行政单位自行统计。
中国(大陆)总额统计范围为中国大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国(含港澳台)总额统计范围为中国大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
HS编码的前6位数是HS国际标准编码(各国通用HS2/4/6)。有的国家根据本国的实际,再向下细分出第七、八、九、十位编码以容纳更为细分的商品门类及规格,各国不同。国家下属末位码指的是各国自HS编码6位延伸至最细商品分类的HS编码。可视化实验室包含100余个全球主要贸易国家或经济体细分至末位HS编码的贸易记录。
可视化实验室定义增长率为环比增长率,同比为同比的增长率。
线性回归是对全时间段数据进行拟合的一次线性回归线,不随时间轴变化。
移动汇总计算时间轴范围内各数据线累计总额。
暂无数据
Copyright © 2024 Dalian Infobank Co.,Ltd. 保留所有权利。
请前往PC端查询!